掃一掃 直接在手機上打開
全國范圍來看,目前排名靠前的一二線城市的車位價格相差不大,北京更貴車位售價90萬,跑贏全國。緊隨其后的是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等城市。
有專業人士透露,由于車位購買不受政策限制以及車位價格上漲的普遍預期,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瞄準這一領域,曾有投資客一次性購買20多個車位用于投資。
那么為什么車位價格如此高呢?
車位價格持續飆升,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本質上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車位值得購買及投資,而車位的價值需要從政策風險、購車需求、投資價值、土地價值、心理價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首先,政策風險方面,不用擔心車位的產權到期問題。
對于老百姓來說,無論是商品房還是車位,產權到期之后的問題都完全不用擔心。車界微視受邀回答了媒體平臺網友關于車位的提問:認為產權到期后,國家不會收費。第一是因為很難確定收費的標準;第二是收費的成本可能比收到的費用更高,比如取消農業稅,更根本的原因就是收繳的經濟成本超過收益;第三,收費涉及廣大城市居民,如果處理不好,帶來的社會震動是任何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這個風險太大、太難以評估。所以,個人覺得無論是商品房還是車位,產權到期之后,很可能像農村土地承包一樣,自動免費延期。
其次,購車需求方面,有車位很可能成為以后購車的前置條件。
現在,城市停車難已成為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無論采取任何措施,有限的城市土地空間,在滿足居住、商用和公益需求后,留給汽車的空間已經不多了。加之汽車帶來的空氣和噪聲污染已經成為重要的“公害”之一,控制汽車數量,尤其是使用率較低的私家車,將成為政府未來的重要政策選擇。除了現有的限購、限牌政策,要求購車時必須有車位很有可能會成為政府控制汽車數量的手段之一。日本東京在1962年就通過《車庫法》規定,在上車牌時,必須確保距離自家住宅直線距離2公里之內有存車場所,也就是要提供車庫證明。如果是自己的獨門獨戶小院,警察也會實地調查院內是否有停車位置。2016年,也一度傳出北京將采取類似措施的消息,雖未真正出臺,但相信遲早會成真。
再次,投資價值方面,車位將成為二手房房價的重要決定因素。
雖然國家并不鼓勵私家車,但由于公共交通發展滯后,以及公共交通的不便捷和不舒適,私家車的消費沖動依然長期存在。現在國家要求新建小區的車位和商品房的配比是1:1,即新建小區有多少套房子就要配套建設多少個車位。在這種情況下,一家人一個車位是能夠保障的。但是,由于同一個小區部分業主沒有購車,有兩臺以上私家車的業主就能夠多買車位。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配套車位的業主在處理二手房時,就沒有擁有車位的業主有優勢。特別是那些中大戶型為主的小區,購買二手房的新業主一般都有購車需求,如果沒有配套車位,停車難將成為其用車的一個噩夢。很多購買老舊小區二手房的業主,更惱火的事情就是停車難。可以直白的說,如果以后賣二手房,尤其是中大戶型的二手房時沒有配套車位,其房產價值將大大受損。
第四,土地價值方面,車位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
每一個小區,車位數量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現在買房更重要的是看地段,因為稀缺地段是不可再生的。同理,車位也是,你買了,別人就買不到了。
第五,心理價值方面,車位給人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不能用錢衡量。
有的人簡單算賬,認為租一個車位一個月只要幾百塊錢,而買車位動則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很不劃算。這種算法,有一定道理,但前提是:有得車位可租。而且,以房價來看,如果簡單算租售價格比,在中國的哪個城市租房不比買房劃算?但為什么大家都要買房?很簡單,買房帶來的心理滿足感、歸宿感,是不能算經濟賬的。當以后小區車位賣完之后,每天開車回家都要轉很久才能找到地方“停野車”,你是否計算過每天這種找車位的時間成本?而且,“停野車”還要擔心是否會因為違停被罰款?停在外面會不會被剮蹭?會不會不安全?那種焦慮感,是用錢都解決不了的。相比之下,每天回家不用為車位操一點心,無疑輕松加愉快。
以上我們可以發現
車位的價格逐步漲幅是毋庸置疑的
這是整個大環境下市場需求
以及車位價值的體現
所以不要再覺得車位賣得貴
因為它只會更貴
只有趁早入手
才是更明智的省錢方式